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艺术202501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访谈录 | “要因为热爱而学习音乐”——鲍里斯·贝尔曼访谈录 | 张钦全 | 钢琴艺术 | 2025.01 | 4 |
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访郭紫尧(上) | 《钢琴艺术》杂志社 | 钢琴艺术 | 2025.01 | 10 | |
古典钢琴博览 | 音律深秋——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中的心灵独白与音符奇思(五) | 郭煦 | 钢琴艺术 | 2025.01 | 20 |
教学研究 | 钢琴演奏中的超时附点——以巴赫《第五法国组曲》之《萨拉班德》演奏录音为例(上) | 韩岱昕 | 钢琴艺术 | 2025.01 | 26 |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音乐表演风格研究一一以作品K.380为例(上) | 朱晨然、孟颖 | 钢琴艺术 | 2025.01 | 32 | |
高为杰钢琴小组曲《孩提时代》试析 | 邹玘琛 | 钢琴艺术 | 2025.01 | 39 | |
再读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一一现代钢琴演奏与教学的新视野(下) | 马丽霞 | 钢琴艺术 | 2025.01 | 46 | |
音乐评论 | 探索狂野梦境一谈法佐・赛伊的个性化音乐表达 | 任怡 | 钢琴艺术 | 2025.01 | 51 |
音乐研究的新视觉、新方法、新路径——评《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 | 冯欣欣 | 音乐生活 | 2025.01 | 38 | |
民族器乐的当代表达之思一评李博禅双胡琴协奏曲《楚颂》 | 钟向阳 | 音乐生活 | 2025.01 | 42 | |
人物 |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一陈牧声《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纪念”》之听与感 | 王甜甜 | 音乐生活 | 2025.01 | 4 |
学术探赜 | 背谱演奏的经典理论与前沿进展一基于普罗科菲耶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等案例分析 | 杨健 | 音乐生活 | 2025.01 | 12 |
李渔戏剧理论视角下歌剧《银杏树下》的叙事与情感表达 | 李晶 朱月敏 | 音乐生活 | 2025.01 | 21 | |
当代音乐的表达、审美与个性诠释——以石峰“中国一东盟音乐周”展演的两部作品为例 | 张晨 | 音乐生活 | 2025.01 | 27 | |
铃木米次郎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 崔健 | 音乐生活 | 2025.01 | 33 | |
音乐美学与作曲理论 | “人格声音”视域下的艺术歌曲跨文化现象一左汉《声声慢》词乐配置探析 | 盛汉 | 音乐生活 | 2025.01 | 49 |
与君相惜与众同行一孔子思想意象启示出的艺术人生观 | 武文华 | 音乐生活 | 2025.01 | 54 | |
勋伯格早期十二音序列技法中“非理性因素”的研究一以Op.25《钢琴组曲》为例 | 俞启凡 | 音乐生活 | 2025.01 | 58 | |
音乐视野 | 皖乐新研一第七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综述 | 谢仪 史凯敏 | 音乐生活 | 2025.01 | 63 |
六九之年忆吾师一在承教黄瑞科教授的日子里 | 冯存凌 | 音乐生活 | 2025.01 | 67 | |
中国民族器乐与中国音乐审美的现代转向一从第八届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说起 | 武晓辉 | 音乐生活 | 2025.01 | 71 | |
音乐创作 | 歌剧表演中男中音换声区歌唱状态探究一以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为例 | 张戈成 王健 | 音乐生活 | 2025.01 | 75 |
徐坚强唢呐协奏曲《大开门》结构思维研究 | 陈大勇 | 音乐生活 | 2025.01 | 78 | |
音乐创作中的空间感与时间感研究 | 张怡霏 张晴 | 音乐生活 | 2025.01 | 81 | |
音教探索 | 多觉联动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内涵特点与实践应用 | 崔学荣 吴宁楠 | 音乐生活 | 2025.01 | 85 |
手风琴教学中“音乐听想”理论的应用研究 | 赵明 | 音乐生活 | 2025.01 | 89 | |
基于表演情境下的声乐作品艺术处理方法探索 | 段群勇 | 音乐生活 | 2025.01 | 93 | |
教学实践 | 一体化协同:中小学音乐进阶教学路径建构 | 何春芬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14 |
红色音乐思政体验式教学的逻辑机理、有效路径与实践启示 | 赖景琼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29 | |
课程改革 | 基于认知学徒制“技艺并举”的民族器乐教学:现实状态、理论逻辑和未来走向 | 张艺、汪静一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36 |
新文科背景下音乐文学的学科困境与突围 | 闫赵玉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44 | |
基础研究 | 素养导向的中小学音乐学业评价工具开发探微 | 陈培刚、郑重、谢蝉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65 |
具身认知视域下音乐教育的身体转向 | 梁景泓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73 | |
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蒋河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1 | 82 |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齐白石的篆刻与修养 | 刘曦林 | 中国书法 | 2025.01 | 5 |
“我法”与“刀味”,齐自石印风的审美开拓 | 朱天曙 | 中国书法 | 2025.01 | 7 | |
从齐白石篆刻想到的 | 陈国栋 薛元明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7 | |
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篆刻漫谈 | 邹典飞 | 中国书法 | 2025.01 | 25 | |
胆敢独造,齐白石篆刻艺术探微 | 乔铁强 | 中国书法 | 2025.01 | 31 | |
碑学的经典化与审美谱系的建构一一关于当代书法理论与创作“标准”探索的启示、作用的访谈 | 魏广君续鸿明 | 中国书法 | 2025.01 | 68 | |
不断拓展的历史视界一一试析传统帖学、碑学与“碑帖结合”之模式转换的学理更新 | 梁培先 | 中国书法 | 2025.01 | 98 | |
林泉怡乎?不怡一一跋阮元致仕之后的家书 | 薛龙春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24 | |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对嘉道时期金文书法之影响 | 陶淑慧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38 | |
阮元的“南北书派说” | 兰辉耀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53 | |
新见阮元《明太傅朱文恪手定册立光宗仪注稿跋〉考释 | 马宁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55 | |
晋唐书风在西域的接受与传播一一以《中国书法全集・三十一隋唐五代编写经写本卷》为例 | 陈国敬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74 | |
题跋题签与印章的疑问一易元吉《猴猫图》新探 | 俞凯悦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82 | |
草书“来”与成”为什么容易相混一一谈谈从“戈”“戊”等部首草书的演变 | 刘绍刚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88 | |
指腕之间的历史再认识 | 刘玉珏 梁敏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92 | |
从《玉台书史〉看古代女书家传记中的性别建构 | 邹爽 | 中国书法 | 2025.01 | 194 |